新征途腳步不停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胡家村

2022-11-12
來源:華東新聞中心

胡家村位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東北角濟樂高速公路的東側,緊鄰邢家渡引黃總幹渠。據村民介紹,胡家村先人於明朝永樂年間從河北棗強縣遷入,當時遷入人員有胡、徐兩姓,民國時期又有劉、張兩姓落戶此地,由於遷入人員以胡姓為多,故取名“胡家村”。如今,這個古老而充滿紅色革命氣息的村落,正經歷著“脫胎換骨”。




清末古廟 飽經風霜

歷史悠久的胡家村中藏匿著一座清末古廟,它位於村委會東側,為單院式建築,整體為青磚砌成,局部為紅磚修葺。這座廟原為祠堂,民國時改建為小學教室,胡家村書記胡元會告訴我們,“當時學校裏走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但隨著生源不斷減少,學校又改成了幼兒園,後來由於房屋結構不合理,存在安全隱患,幼兒園也被關停了”。


胡家村的這座古建築為三開間,采用“四梁八柱旮旯木”的傳統做法,中間有兩道梁,加上前梁、後梁合計共有四根梁,每根梁的兩端各有一根柱子,起到支撐的作用,“旮旯木”是下面的一圈木頭,壓在八柱之上,將房頂重量均分於承重柱。廟門寬約2.8米,高約3.2米,主體建築長約11.4米,寬約7米,高約5.5米。廟中原有四棵古松,如今僅存一棵100年左右的國槐,高約9米,冠幅約8米,胸徑54厘米。胡家村村民張其新告訴我們:“據老人們傳說,廟裏面有神,其實就是用泥巴塑的神像,後來都被推到了村裏的河灣中”。從清末到民國再到改革開放,這座老建築從祠堂改建為學校,又從學校變成幼兒園,它的墻體、瓦片都隨歲月流淌而陳舊破敗,幼兒園也被閑置,可在村民們看來,這座老建築見證著胡家村世世代代的變遷,無論承擔著怎樣的使命,它都是村民們心目中永遠屹立不倒的豐碑。

除了老建築,胡家村還有一大一小兩個黃銅鐘,這兩口鐘約有500年歷史,據傳大鐘現在埋在村委會西南處約10米深的地下,小鐘還保存在村內。此外,在胡家村西南約300米的農田內,還存有光緒十九年立的族譜碑,上面刻有胡氏族譜,現高約1.6米,寬約0.5米,保存較為完好,但背面字刻略模糊。


革命精神 永垂不朽

胡家村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村,抗日戰爭時期,縣大隊戰士胡兆厚、胡兆念在戰鬥中英勇犧牲,被追認為烈士。今年75歲的張其新向我們補充了相關細節:“上午剛當的兵,晚上打仗他倆就犧牲了,都是很年輕的小夥子”。張其新還給我們講述了胡家村女英烈許素卿的悲壯故事,許素卿原名張翠,河北省南皮縣許莊人,1940年她參加革命,1943年到濟陽縣二區工作,擔任婦救會會長,解放戰爭時期,身為共產黨員的許素卿不幸被捕,國民黨軍隊對她進行了嚴刑拷打,“那些人用鐵絲穿透了她的鎖骨,最後把她的頭發都拽光了”,面對如此酷刑,徐素清從沒想過要屈服,“到最後她也沒說誰是黨員,她只說‘我是黨員,有事找我,其他都是老百姓’,這樣才保住了我們村的其他共產黨員”。1946年,許素卿在濟陽城壯烈犧牲,年僅二十四歲。

除了英勇無畏的女烈士許素卿,胡家村還有一位女勞模王秀英。王秀英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她積極組織婦女做軍鞋,支援前線,肩挑百余斤的擔子,一走就是幾十裏,曾多次被選為支前模範。解放戰爭時期,為掩護黨的地下工作者,王秀英幾次冒著生命危險,擺脫了敵人追捕。村裏的一位軍屬去世,唯一的兒子在前線打仗,身邊無人送終,她挺身而出,替這位軍屬兒子披麻戴孝,為老人送終。1951年2月,時任胡家村婦救會主任的王秀英被選為山東省勞動模範。1983年,王秀英被省婦聯評為山東省三八紅旗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胡家村作為一個具有革命傳統的村落,紅色基因流淌在每個村民血液中,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也被代代流傳了下來。張其新對這段歷史尤為熟悉,「現在有個烈士陵園,胡兆厚、胡兆念檔案和照片都陳列其中,不過照片都是畫的。我以前寫過村史,很多故事都是我到烈士陵園親自看、親自抄下來的」。


1_副本.png

新時代生活 欣欣向榮


村民張其新生於1947年,1971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據張其新回憶,“我擔任大隊長的時候,胡家村的人口數量在1300左右,當時村裏有3000多畝土地,後來由於修建地上溝,減少了500多畝,就只剩下2400多畝土地”。胡玉倫是土生土長的胡家村人,他1952年出生,初中畢業後胡玉倫便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他說:“當時我們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不當老爺兵,鍛煉鐵腳板’,每年冬季都要進行長達兩個月的野營訓練,從入冬開始,到春季結束回營地,就像實戰演習一樣”。胡玉倫還記得,那時候一個月津貼費是6塊錢,生活費一天是4毛5,“反正當兵也不覺得苦和累,我們把海灘征出地來種水稻,以此來維持部隊的夥食,也供給國家一部分”。

胡家村是傳統的農業村,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裏充分發揮能工巧匠較多的優勢,大力發展副業。目前全村從事汽車運輸、汽車美容、木材加工、水泥預製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有十余家。百余人常年在外務工經商,其中汽車修理、美容業已進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在張其新記憶中,黃河水患一直是大家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過去是每年都澇啊,黃河大堤上有個地方我們叫它‘豆腐窩’,就是因為太軟了,經常開口子。胡家村北邊有兩個村,分別叫‘老開河’‘小開河’,也是因為黃河經常決堤而命名的”。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號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黃河治理工程就此拉開序幕,張其新記得,“那時候前去治理黃河的工人一眼望不到頭,大堤上插著紅旗,大家都是實打實下苦力幹活,用小車推的、用肩膀擡的都有”。在無數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黃河終於又恢復了“母親河”的溫柔本色,張其新告訴我們,現在胡家村喝的自來水都是取自黃河中,不少耕地也都是靠黃河水灌溉,“如今黃河是‘利河’了,不是‘害河’了”。

“外邊大下,屋裏小下,外邊不下,屋裏滴答”,胡玉倫這樣形容過去的居住條件,為了防止屋子裏積水,村民們只能用盆接住漏下的雨水,“一個屋裏不知道要接多少盆,現在都住上瓦房、樓房了”。胡玉倫感慨:“三年自然災害時過得日子和現在簡直沒法對比,那時候我才11、12歲,整天挨餓,吃野菜、吃樹皮都吃得很香,想不到這幾年能發展這麽好”。此外,街道的路面狀況也有了極大改善,“前些年只要一下雨,車就進不來,現在硬化路面都鋪到各家各戶門口了”,胡玉倫高興地說。

胡家村現在的幸福生活,正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有多麽來之不易,胡家村的老一輩比年輕人感受更深,胡玉倫和胡元會囑托村裏的年輕人,“在外千萬不能胡作非為,要走正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如今,飽經歲月洗禮的胡家村,正洗去貧窮、落後的面貌,以積極蓬勃的姿態走在通往幸福明天的新時代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