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街”重現昔日輝煌 焦集村走出致富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大橋街道焦集村(上)

2022-10-21
來源:華東新聞中心

焦集村位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大橋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4公裏,308國道北側1公裏處,西與大莊村比鄰,南與大吳村接壤。目前,焦集村有207戶,785口人。




芙蓉街的昔日繁華

據記載,焦集村早在明朝前就有村民居住,因為焦姓村民居多,且村子當時逢二、七有大集,故村名為“焦集”。明朝永樂年間,丁氏、張氏祖先自河北省棗強縣遷來居住,丁氏居多,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余大多是四面八方受災逃難而來的災民。焦集村中的南北大街是古時南至濼口北至夏口的官道,政府要員及商賈由此南下北上,由於村裏有大集,且官道兩側店鋪林立,每到夜晚燈籠成串,很是繁華熱鬧,故有“芙蓉街”之稱。歷史上,丁氏祖先弟兄五個分五大院,因為丁氏先人在京為官,曾令其族人種植棉花並加工成棉絮送至朝廷供官府使用,故稱“五大院棉花店”。明末,焦集村稱焦家集,屬歷城縣鵲華路,明崇禎《歷城縣誌》載:“焦家集,鵲山北十裏,東車王莊,南吳家莊,西南孫家莊”。清中期,焦家集屬正北鄉南會清一裏之半。乾隆《歷城縣誌》載:“曰焦家集,二七日集。舊誌:鵲山北十裏”。1912年《濟南府歷城縣自治區域圖》上標為“焦集”,屬歷城縣馬店鄉。民國《續修歷城縣誌》載為“焦家集”,屬歷城縣馬家鄉南會清一裏。


村民丁成立今年88歲,丁成立年輕時各地還以“小鄉”劃分地區,解放後他便在小鄉工作,1953年丁成立正式入黨後被提拔為鄉長,後來小鄉改為大鄉,他又輾轉至其他鄉擔任鄉長。丁成立告訴我們,現在的焦集村面積比之前大了不知道多少,原先只有一條街,現在有四條街。剛解放時,整個焦集村人口數量不到500,現在達到800多人。“我們這條街是5天一個集,很多做買賣的都在這裏擺攤。有些地方糧食收成不好,人們來集上做點小生意謀生,便直接在這落戶了”。因此有很多外姓人來村裏落戶,他們大多來自泰安、肥城等周邊地區。


生於1955年的村民王玉勝今年66歲,曾在村裏擔任過三屆文書、兩屆主任,電工、教師等職業他也都從事過。王玉勝說,他對焦集村有很深的歸屬感,在外面發展得再好也要回家,平時街坊鄰居之間會相互幫忙,村民間關系都很好,村裏人情味很濃。

以菜致富 “焦集”商標備受矚目

據有關資料記載,焦集村曾經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村內陸續設立了聯合診所、信用社、供銷社、采購站等場所。丁文濤告訴我們,改革開放後,焦集村便搬去了靠近國道的鄰村,70至80年代初,作為“千百年的集市”的焦集村還是黃河北的經貿中心,“很多單位,包括人民公社都在咱們村”。1977年後,各單位相繼搬離了焦集村,遷往了公社駐地大吳村。       

村民王玉勝則對曾經過黃河賣菜有著很深的印象,“那時候是騎自行車帶著菜過河,到了河邊上先排隊坐船,早上黑咕隆咚的,船沿還會有臺階,必須擡著自行車才能上去,上了船就在後面等著,等人上得差不多了才開船”。晚上回村時更是一片漆黑,根本沒有路燈之類的照明設施,村民們只能在黑夜裏摸索著前進。


1_副本.png


改革開放以來,在政府引導和政策扶持下,焦集村充分發揮土質優勢資源,將蔬菜生產作為焦集村農業生產的一大亮點。1990年,焦集村蔬菜生產從露天種植升級到塑料大棚,從品種單一發展到冬令菜、夏令菜並種,有小山芹、生菜球、綠菜花等近10個品種;2008年8月,大橋鎮益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焦集村也註冊了“焦集”牌蔬菜商標,並於年底被市、區兩級評為發展現代農業先進單位;2010年,投資近30萬元的焦集蔬菜基地建成了;2019年,焦集村蔬菜種植產業已吸引了全村200余名村民加入,村裏擁有蔬菜大棚60多個,露天蔬菜種植面積超過300畝。目前,焦集村的白蘿蔔、芹菜、西紅柿、生菜等7個品種已成功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村年集體收入達到30萬元,村民們找到了一條致富新路,益民蔬菜種植合作社也榮獲了“濟南市示範合作社”“濟南市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等稱號。

鬥智鬥勇 全村合力應對黃河水患

今年53歲的丁文濤是一名共產黨員,2004年10月26日起,他開始在焦集村工作,至今已快20年。丁文濤告訴我們,自己初中畢業後報名參軍入伍,那時便立下了這樣的誌願:“如果有機會我就入黨,退役了就回村為老老少少服務,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帶回家鄉,造福百姓”。

過去焦集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件需要全村行動的頭等大事——黃河防汛。從村民王玉勝那裏我們了解到,過去每到防汛的季節,村裏每戶都要出一個壯勞力。“只要聽村裏來了通知,你就要立刻出發,不能耽擱。那時候一聽到防汛的消息,全家人整夜都不敢睡覺”。壯勞力外出巡邏,婦女、小孩、老人則會在家,將楊樹、柳樹的枝子用鐵絲捆起來,綁成類似於草垛子的形狀,時刻準備抵擋洪水,“我們整個村裏,家家戶戶都是這麽準備的”。

丁文濤記得,80年代中期黃河發了一次大水,黃河北所有的村莊,都響應國家號召,調配人力物力去前線防汛抗洪。當時,黃河大壩每隔幾百或幾千米就會被分為一段,再將每個段分配給各個村子定期巡邏。丁文濤說:“那時候就跟上班一樣,白天有白班,晚上有夜班。最重要的是得帶著銅鑼,一旦發現一個人兩個人處理不了的困難,你就敲鑼報警。這關系到咱們黃河北每個男女老少的生命,可不是開玩笑的”。晚上村民們提著馬燈、打著手電筒、扛著鐵鍬、挎著救生圈,在黃河大壩上來回巡視,黃河大壩下面駐紮著各個村的防汛隊員,發覺有人報警後就會前去搶險,那時候大家對防汛的重視程度極高。除此之外,丁文濤記憶很深的一點是:“那時候我們光幹活不讓多說話,因為方言解釋不同,比如有的人說繩子解開了,就說『開了』,其他人聽了就害怕,以為黃河口又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