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知青下鄉歷史 望美好幸福明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東升村

2022-09-08
來源:華東新聞中心

東升村坐落在黃河以北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駐地以東1公裏處,和周圍已有上百年歷史的其他村子相比,只有60多年歷史的東升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年輕”的村落。作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一員,東升村也在用自己的蓬勃活力為整個起步區的建設發展添磚加瓦。




來之不易的“從無到有”

村民劉在倫今年已有80歲高齡,從他那裏我們得知,東升村的原身為二太平公社畜牧場。由於當時經濟條件整體落後,生活極為艱苦,1962年劉在倫從附近的村子來到二太平公社畜牧場安家,“我剛來的時候這是畜牧場,後來又轉成了林場,再後來又變成了養豬場”。和劉在倫一樣,今年73歲的村民石興無也是因為當時生活困難,才從其他村遷徙到了這裏。隨著越來越多外村百姓的到來,二太平公社畜牧場漸漸聚集起不少的常住人口。1964年,當時的縣委書記王玉堂將此處命名為“東升村”,從此二太平公社畜牧場正式成為一個有名字的村落,在此居住和勞作的村民也對這片土地也有了更強烈的歸屬感。

與劉在倫和石興無不同,1973年出生的石祿蘭則是土生土長的東升村人,她說自己“生在這個村,嫁在這個村,從來沒離開過這個村”。石祿蘭今年49歲,她從初中畢業後就開始擔任村裏的婦代會主任,1991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她告訴我們:“東升村是個雜姓村,村裏有十多種不同的姓氏,因為過去我們村耕地多、集體產業多,村集體的經濟情況和其他村相比較為優越,很多人都是因為在本村生活困難,為了能吃上口飯而搬到東升村的,這樣我們村子便自然而然地發展壯大起來”。由於東升村的前身是二太平公社畜牧場,整個太平公社的牲畜都養殖在此,村子的集體產業非常發達。在石祿蘭的記憶中,雖然過去的經濟情況和現在相比可謂天壤之別,但從她小時候起,類似電話、拖拉機等較為先進的設備就出現在了東升村,“像是彈棉花的機器、油坊、粉坊我們村當時都有”。

1968年石興無入伍當兵,1973年他退役返回家鄉,東升村從過去一片狼藉的畜牧場發展到現在一派欣欣向榮,作為親身經歷者石興無不禁感慨:“東升這個地方也真稱得上是來之不易的啊”!

知青下鄉的珍貴歷史

石祿蘭一共見證了東升村4任支部書記的上任,第一任老書記在任時,東升村還屬於德州地區,當時正值知青下鄉,“如果村子發展不好,基本是不會安排知青來村裏的”。而僅僅一個東升村,就在1974年到1978年期間迎接了5批次下鄉知青來支持村子的建設和發展,石祿蘭自豪地說:“當時我們東升村也是德州地區的一面紅旗”。據記載,來到東升村的下鄉知青中,第一批53人由雷慶華、王翠蘭領隊於1974年9月17日到村;第二批28人由劉立華、王平領隊於1975年8月17日到村;第三批22人由相誌堅、常宗娜領隊於1976年8月20日到村;第四批18人由張永堂、馬建華領隊於1977年8月24日到村;第五批18人由李福盛、張培英領隊於1978年10月30日到村。

為了迎接知青下鄉,東升村蓋起了新房,知青們每次都能受到村民們的夾道歡迎。下鄉知識青年到村後,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十分積極地投身於東升村的建設當中,他們先後參與了村裏的土地整平、種養殖等農業生產活動。石興無告訴我們,過去東升村東面有一片樹林,由於村裏人口少再加上村子新建立沒幾年,一到晚上就會有人到樹林裏偷樹,樹木被砍伐得不到60棵。自從知青們來了,石興無便帶領他們在夜間看守樹林,終於守住了東升村的樹木,“知青來了,外人也不敢欺負我們了,再欺負我們也不怕他了”。劉在倫則記得,有兩個知青跟著自己學習駕駛拖拉機,後來擔任濟陽縣副縣長的王華還曾經在東升村餵過豬。對於知青下鄉的歷史,石祿蘭主任則有著不同的記憶,1987年,只有5、6歲的石祿蘭經常去看生產隊的知青們幹活,“那時候我喜歡唱歌,他們就逗我唱歌”。除了這些,知識青年們還在村子裏辦起了夜校,由李康英任掃盲教師,為不識字的村民們傳授知識,這一舉動不僅豐富了東升村幹部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村民們的受教育程度。

石祿蘭主任說,自己對知青下鄉的歷史雖沒有十分完整的記憶,但總會聽起村裏的老人講述老知青們當年的故事,她想將知青下鄉的這段歷史記錄下來,一是為了讓子孫後代也有了解這段歷史的機會,二是能為老知青們保存下曾經的記憶,希望他們能常回來看看。石祿蘭告訴我們,現在每年都會有老知青來到東升村拜訪,他們從未忘記自己曾經奮鬥過的這片土地。

東升村的驚人變遷

劉在倫年輕時是一名拖拉機駕駛員,他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工作中負傷的危險經歷。有一次,劉在倫和徒弟開著拖拉機從鵲山往村裏運送石料,車開到黃河南邊的大堰處需要排隊通過,他們在坡上等待時,兩人駕駛的拖拉機氣剎忽然開了,車順著大堰的斜坡向下溜,眼看就要撞上後面的車,劉在倫趕緊從石料中搬出一塊石頭擠住車輪,由於拖拉機的不斷移動,他被卡在兩車之間動彈不得。後車一動,劉在倫就直接躺在了地上,徒弟和後車司機趕緊將他送去了黃河醫院,然而劉在倫的傷勢過重,當地的醫院無法治療,他又被轉去了濟南第四人民醫院,“檢查之後說我被擠斷了腸子”。幸運的是,經過手術和一系列治療後劉在倫痊愈出院。據劉在倫回憶,過去東升村的街道大多是些泥巴路、土路,給村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我老伴今年已經80多歲了,有一年她腦血栓發作,當時村裏還沒修路,救護車不好進,我們只能把人拉到南邊剛修的柏油路上,才上了救護車”。村民石興無對此也感受頗深,過去村裏的道路一遇到下雨天就變得坑窪泥濘,“根本没法走”。


3_副本1.jpg


對於過去的東升村來說,基礎建設落後是困擾村民們的極大難題,石祿蘭主任告訴我們,她剛工作時東升村中間只有一條大概4米左右的窄路,還是村民們自己動手修建的,“剛開始我們連個像樣的辦公場所都沒有”。石祿蘭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後,村裏先後蓋了辦公室,修了小廣場等基礎場所,還為村民們配備了健身器材。“要想富,先修路”,東升村不僅修建起了村內主要道路,還修了直通旁邊104國道的大馬路,僅最近10幾年,村內的道路就翻新了3輪,不斷加寬的同時還實現了硬化路面“戶戶通”,交通方面有了相當大的改善。現在的東升村稱得上是太平街道的交通要道之一,路上行駛的汽車從未間斷過,學生上學再也不需要繞遠路。

而讓石祿蘭最高興的,就是近幾年村裏建起了一個小型展覽館,專門用來存放與東升村發展息息相關的各種老物件,例如過去村裏簡陋的農耕設備、知青們的舊照片等等。這些舊物雖稱不上“古董”,但卻見證著東升村各個時期的發展變化,見證著不同時代村民們的喜樂哀苦,見證著這個原本籍籍無名的小村成長為人人安居樂業的新時代樣板村。石祿蘭還希望,下一步村裏的廣場能再擴建一下,同時增加健身器材的數量和種類,為村民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強身健體場所。“我還想讓村裏建一個幸福院,這樣讓上了年紀的老人們也能有一個活動場所,至少讓他們能每周來吃幾頓飯,享受一下幸福的晚年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2_副本.png


老百姓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石興無說他最想感謝的還是黨和國家,“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們村絕對不會有現在的發展”。劉在倫說自己現在很知足:“生活上簡直太方便了,過去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都不敢想,現在都通上天然氣了”。石祿蘭則在集體產業方面有更多考量,桃樹等果樹的種植給東升村帶來了不少收入,“我考慮著能不能再從采摘上面做做文章,目前村裏也成立了一個小型合作社,希望通過村集體來帶動農戶,開辟出一條嶄新的致富路”。

如今,作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一員,東升村的身影也時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這座年輕的村落正如從東方初升的太陽般煥發著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