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民政 人社 教育 衛健 醫保 殘疾人保障” 六大領域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2024-09-06
來源:香港衛視總臺

(香港衛視總臺9月6日)今天,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營商環境創新行動”主題繫列新聞發佈會,介紹民政、教育、人社、衛健、醫保、殘聯等部門(單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煙臺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明浩,煙臺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總督學王先統,煙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縣級幹部李京岐,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衛東,煙臺市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曉雷,煙臺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李麗娟出席發佈會。

民政領域

煙臺市民政局錨定“奮進普惠共享、文明善治的幸福之城”目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快“數字民政”創新實踐,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提檔升級,積極創建省級“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推動數據賦能便民利民服務,有力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社會救助集成辦經驗被《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刊發、獲評省級大數據創新應用典型場景,省域“一體化”信息核對模式獲評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應用優秀案例。下步,煙臺市民政局將持續用力抓實優化人文營商環境工作措施,積極為培塑“民事無憂·樂享煙臺”人文營商環境品牌作出新貢獻。

推動民政數據賦能基層服務

優化改造“數字民政平臺”,探索建立社會救助、慈善銜接、流浪乞討救助、未成年人保護、老年人關懷、數據監測6個子繫統,以低收入人口、流浪乞討人員、未成年人、老年人4類民政服務對象為中心,完善動態監測指標體繫,推出“溫暖便民碼”,根據致睏原因、服務需求、急難程度和誠信情況等要素,分類匹配救助政策以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樣化服務,形成人員主動排查、資源主動鏈接、服務主動匹配的一站式民政服務模式。

加快“一件事”叠代升級

聯合教育、醫保、公安、法院等7個部門出臺孤睏兒童保障“一件事”方案,開通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睏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網上申報渠道,實現孤睏兒童保障“一次辦”。牽頭實施養老服務“一件事”,優化高齡津貼發放流程,壓縮經濟睏難老年人護理補貼發放審批手續和時限,推動為老服務更加便捷。積極推進申請睏難人員救助、公民婚育“一件事”叠代更新,以萊山區為試點推動12個救助職能部門22個救助事項“一門受理”“一網通辦”,實現社會救助“一件事”高效辦理。

實施精准化救助服務

整合教育、衛健、醫保、殘聯等16個部門(單位)低收入人口數據,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監測指標體繫,構建基於煙臺全市全量人口數據面向社會救助業務的主動發現模型,為低收入人口精准畫像,形成“一人一檔”,加強線上動態監測預警和線下實地核查,推動睏難群眾救助更加及時精准有效,助力社會救助從“人找政策”逐步向“政策找人”邁進。

優化養老服務發展環境

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事業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統籌開展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醫康養融合發展能力等“八項提升工程”,推動養老服務市場主體量質齊升,加快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繫。深入實施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加快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優化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推動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加強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爭創一批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加強養老機構綜合監管,用好預收費信息化管理平臺,規範養老機構登記備案管理,實施“紅橙黃綠”風險分級管控,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比例達到40%以上。

營造公益慈善生態

認真落實煙臺市政府辦公室《關於推動新時代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著眼打造“品重煙臺·慈善之城”,紮實開展慈善項目提質、社區慈善培育、慈善文化浸潤等“六大行動”,拓展公益慈善發展載體,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登記認定為慈善組織,大力支持社區基金發展,創新設立慈善地標、慈善空間,廣泛開展慈善文化“六進”活動,引導慈善融入市民生活,營造濃厚慈善氛圍,年內慈善組織數量增長15%以上,社區慈善基金數量增長10%以上。

教育領域

教育是重要的營商環境,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煙臺市教育局聚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提升教育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質量。近三年新建、改擴建各類學校240所,年招聘教師1500余人,辦學條件不斷提升。建立起覆蓋全學段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繫,年均發放各類獎助學金3.8億元,惠及學生約12萬人。落實隨遷子女入學保障政策,課後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有需求學生“兩個全覆蓋”,惠及學生40余萬人。建成智慧招生平臺,每年惠及學生10萬余人。中國教育報以《山東煙臺推動教育改革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教育“軟實力”築強經濟“硬支撐”》為題,對煙臺市做法做了宣傳報道。

下步,煙臺市教育局將圍繞優化煙臺人文營商環境這一目標,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繫,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幸福感和滿意度。

加強教育資源供給

今年將完成新改擴建中小學11所、公辦幼兒園13處的工作任務,對新一批擬申報省級一類園的幼兒園開展評估認定,讓孩子們能夠“有學上、上好學”;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年內繼續交流至少1700名校長教師,推動優質師資在縣域內、城鄉間有序流動,辦好群眾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深入實施全環境立德樹人,積極推廣幼兒體育遊戲,開展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提升行動,常態化開展校園讀書、體育競賽、藝術展演、勞動實踐成果展示等各類活動,不斷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培育良好審美觀念,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推進省級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繫建設改革,優化調整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建設5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和26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推動校企共建19個產業學院,切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優化招生入學政策

持續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就讀公辦學校社保繳納要求降低至6個月。聚焦“數智賦能”,進一步完善全鏈條智慧招生服務模式,高效辦成入學入園“一件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

為持續優化人社領域的人文營商環境,煙臺人社局將堅定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導向,全面夯實營商環境中的人力資源要素保障。

完善社會保障體繫 兜牢幸福底線

近年,煙臺不斷增強社會保障可及性,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達633萬人,創歴史新高,各類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率均達到100%。下步,煙臺市人社局將開展好“全民參保·福暖萬家”活動,積極開拓參保擴面增長點,持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同時,根據國家健全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繫的部署,深入推進人才年金試點,開展“企業年金下基層”推介活動,鼓勵支持各類企業多種方式建立企業年金、人才年金,讓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障更安全、更殷實。

持續穩就業促創業 激發創新活力

近年,煙臺圍繞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機制,積極落實穩崗補貼等一繫列政策,年均舉辦招聘活動1000余場,城鎮新增就業連年超過10萬人。下步,煙臺市人社局將進一步豐富就業優先政策體繫,狠抓新一輪援企穩崗政策落實。綜合運用資金補貼、金融支持等政策穩崗擴崗,辦好民營企業招聘月、職通央企國企等活動,促進企業吸納就業。聚焦高校畢業生,開展仟企萬崗進校園、訪企拓崗等專項行動,落實“三支一扶”“就業見習”等專項計劃,支持駐煙高校設立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推動畢業生就業服務煥新升級。實施社區微業三年行動,廣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加強一縣一家零工市場建設,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

加強人才“引育留用” 做強智匯賦能

近年,煙臺市人社局聚焦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力做好外招內引文章,高規格舉辦全國博士後大賽等重大賽事,年引進青年人才6萬人以上。近期又發佈了新版人才政策,提高了首次新引進到煙臺企業工作的符合條件人員的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歡迎符合條件的人才踴躍申領。下步,煙臺市人社局將實施青年人才“百仟萬”集聚專項計劃,舉辦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產才對接大會、海內外精英創業大賽等引才活動,對接產業鏈需求培養高級以上技能人才1.1萬人,加速推進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市級總園規劃建設,推動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申報國家級博士後成果轉化基地,新建設7處市級專家服務基地,爭取年內引進青年人才6萬人以上。

強化爭議多元調解 護航勞動者權益

近年,在全山東省率先建立特定群體勞動爭議“五速裁”機制,仲裁機構當期結案率98%,調解成功率82%。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多元預防調解機制建設,建立殘疾人、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維權“五速裁”機制,繼續擴展立案“全域e網通辦”延伸服務網點,實現鎮街100%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仲裁服務便利度。

衛生健康領域

近年,煙臺市衛健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致力打造為民、便民、利民的衛生健康服務環境,取得積極成效。互聯網+衛監、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裏”等典型經驗被國家衛健委全國推廣,放射源診療技術和醫用輻射機構校驗山東省列為“揭榜掛帥”典型案例。下步,煙臺市衛健委將深入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著力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繫,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努力為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持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佈局

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完成煙臺市婦幼保健院綜合樓建設和市中醫醫院、市奇山醫院擴建。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繫。持續強化醫院信息化建設提檔升級,建設醫學影像、檢驗、心電診斷等資源共享中心,實施醫療服務、質量安全、院感控制等同質化、一體化管理。12月底前,完成全煙臺市所有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門診和住院檢驗結果互認互通共享。鼓勵支持社會辦醫。

著力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

加快培育縣級醫院急診科、婦產科、兒科、重症醫學科、中醫科、精神科、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重點專科建設。全面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年內新增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5處、社區醫院6處,完成11處鄉鎮衛生院和530處薄弱村衛生室提標改造任務。不斷加大縣域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探索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實現年內雙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數量各區市不少於3家。在省內率先開展在煙外籍居民預防接種服務工作,每個區市開設一處在煙外籍居民定點接種門診。

紮實做好重點人群醫療保障

續推進普惠托育發展,年內新增5000個托位,煙臺全市仟人口托位數預期達到4.1個,托育機構備案率達到60%以上;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年內全面推進醫育結合簽約服務。為22萬多名適齡婦女提供“兩癌”免費檢查服務,促進“兩癌”早診早治。按照“知情同意、自願免費”的原則,在全市2.5萬多名年齡≤14周歲且無HPV疫苗接種史的在校初中二年級女孩免費接種國產2價HPV疫苗。免費接種範圍延展至省內非煙臺本地戶籍,有煙臺學籍的學生。電子預防接種證率先在山東省落地併啟用,實現了網上預約接種,亮碼簽到、登記、接種。

醫療保障領域

今年以來,煙臺市醫保局堅持“真心為企辦事,著力為群眾解難”,積極打造“保障更好、服務更優、效率更高”的醫保人文營商環境,承擔醫保領域“揭榜掛帥”項目數量位居全山東省第一,政務服務滿意率和問題解決率較年初分別提高6.3個、12.5個百分點。

提高職工普通門診待遇

降低職工普通門診起付標准,提高職工普通門診報銷比例和年支付限額。今年以來,為628萬人次結算職工普通門診醫療費用6.4億元。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將靈活就業女性納入生育保障,將異地居住、部分中度失能和重度失智人員納入職工長護保障,完善新生兒檢查、女職工異地分娩保障政策。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直接進行醫保參保登記,實現“出生即參保”。今年以來,煙臺全市生育保險支出2.76億元,同比增長1.2%。

優化用藥管理服務   

“雙通道”管理藥店由30家增加到50家,群眾購買國家談判藥品更加方便。新落地執行3批253種集採藥品和3批5類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結果,平均降幅超50%。下步,煙臺市醫保局將立足醫保部門職責,聚焦企業所需、群眾所盼,重點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不斷提升服務質效。

實現醫保退休待遇認定“免申即享”   

煙臺市職工醫保參保人辦理退休手續時,由醫保部門通過部門間數據共享,自動獲取參保人有關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信息,免申請完成退休人員職工醫保待遇認定。

推出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藥品比價服務

試點開通定點零售藥店醫保藥品銷售價格便民查詢渠道,參保群眾可登錄魯醫保小程序、煙臺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價格查詢、比對、選擇,更好服務群眾便宜購藥。

打造“醫保地圖”便捷服務   

建立醫療機構、藥店、醫保工作站經緯度數據庫,將醫保事項基礎信息導入地圖,群眾查看地圖,即可知曉對應網點的醫保可辦事項、辦理材料等重要信息,實現醫保辦事信息一鍵查詢、醫保服務精准導航。

殘疾人保障領域

今年以來,煙臺市殘聯積極推進優化人文營商環境事項落實,從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機制和關愛服務體繫等領域繫統發力,積極推進“助殘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強化殘疾人托養服務供給、提升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水平,切實增強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積極推進“助殘一件事”主題集成服務

以“事項聯辦”為核心,進一步簡化部門內部和部門之間辦理環節,統一編制場景服務指南,推動聯辦業務標准化。“助殘一件事”將集成殘疾人證辦理等12項業務服務,線上在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和“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一件事辦理”專區申請,線下在戶籍或居住地鎮街政務服務中心申請,申請人根據政策規定和個人需求,可單項也可多項申請服務事項。申請通過受理審核後,申請人到認定的評定機構進行殘疾等級評定,對於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將數據實時推送至煙臺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職能部門,各部門收到數據經過比對後,直接為符合條件的持證殘疾人辦理“兩項補貼”、“養老保險補助”、“失業登記”等,真正實現了“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

強化殘疾人托養服務供給

今年,煙臺將開展殘疾人托養服務列入全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市級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000元的標准給予托養資金補助,為不少於1500名殘疾人提供服務,形成以居家托養為基礎、日間照料為依托、寄宿制和“鄰裏互助”等其他形式為補充,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繫。原則上,居家托養服務每周不少於1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日間照料和寄宿制托養服務實行有效天服務,其中日間照料每天不少於4小時,寄宿制托養實施24小時照護;“鄰裏互助”每周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

提升殘疾兒童康復水平

率先實施全生命周期融合服務。從早期診斷評估、搶救性康復、適宜教育、職業康復到回歸社會等,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率先實施“互聯網+康復服務”。將便捷有效的服務延伸到兒童家庭,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率達到100%。率先實施康復機構分級管理。針對不同類別殘疾兒童康復需求,對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和差別化救助,一級、二級、三級機構康復訓練補助標准分別為每人每天80元、90元、100元,同時給予兒童家庭25元的交通生活補貼,推進機構建設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

(香港衛視總臺記者 宋雅妮 煙臺報道)